中空吹塑是通过将熔融的塑料型坯置于模具中,通入压缩空气使型坯膨胀贴合模具内壁,冷却后形成中空制品(如塑料瓶、桶、油箱等)的加工工艺。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关键细节,以保证产品质量、生产效率和安全性:

一、原料准备与预处理
原料选择与干燥
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树脂(如 PE、PP、PET、PVC 等),确保熔体流动速率(MFR)匹配设备参数(如 PE 吹塑通常选 MFR 0.3-1.5g/10min,保证型坯强度)。
吸湿性原料(如 PET、PA)需提前干燥(温度 80-120℃,时间 4-6 小时),含水量控制在 0.02% 以下,否则成型后会出现气泡、银纹(水分在高温下气化导致)。
避免原料中混入杂质(如金属屑、灰尘),需通过筛网过滤,防止堵塞模头或划伤制品表面。
色母粒 / 添加剂配比
色母粒与原料混合均匀(建议用混料机预混),比例精确(通常 3%-5%),否则制品易出现色差、条纹。
加入抗氧剂、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时,需确保分散均匀,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制品性能不均(如抗老化效果差异)。
二、型坯挤出环节(关键核心)
温度控制
挤出机各段温度需根据原料特性设定(如 PE 吹塑:料筒前段 150-180℃,中段 180-200℃,机头 200-210℃),温度过低会导致型坯表面粗糙、熔接不良;过高则原料降解,制品易脆化、出现黑点。
模头温度需均匀(温差≤5℃),否则型坯壁厚不均(温度高的一侧型坯更薄,因熔体流动性更好)。
型坯质量
壁厚均匀性:通过模头间隙调节(自动壁厚控制系统更精准),避免局部过薄(易破裂)或过厚(冷却慢、浪费原料)。型坯垂伸(因重力导致的长度方向变薄)需控制,可通过降低挤出温度、提高牵引速度缓解。
表面质量:型坯表面应光滑无褶皱,若出现鲨鱼皮(表面粗糙),可能是挤出速度过快或温度偏低,需调整参数;若有气泡,需检查原料干燥度或挤出机密封性(防止空气混入)。
挤出速度与牵引
挤出速度需与后续吹塑节奏匹配(如间歇式吹塑:型坯挤出长度 = 模具型腔高度 + 余量),速度过快易导致型坯下垂、壁厚不均;过慢则降低生产效率。
牵引装置(如夹坯器)需平稳,避免型坯被拉伸变形,夹坯力适中(过紧会压溃型坯,过松易漏气)。
三、吹塑成型环节
模具与合模
模具温度需恒定(通常 30-60℃,依原料而定:PE 模具 50-60℃,PET 模具 30-40℃),温度过低导致制品冷却过快,易产生内应力、脱模困难;过高则冷却慢、周期长,且制品表面无光泽。
合模速度与压力需适中:速度过快易夹伤型坯或导致模具撞击;压力不足则合模不严,吹塑时会出现飞边(多余料)。模具型腔需清洁,避免杂质导致制品表面凹陷、划痕。
吹气参数
吹气压力:根据制品大小调整(小型瓶 0.2-0.5MPa,大型桶 0.6-1.0MPa),压力不足会导致型坯贴合模具不紧密,制品尺寸偏小、表面花纹不清晰;压力过高易使制品过度拉伸,壁厚变薄、甚至破裂。
吹气速度:初期快速吹气(使型坯迅速膨胀贴模),后期减速保压,避免型坯因冲击产生褶皱。吹气时间需与冷却时间匹配,确保制品定型。
吹气位置:吹针(或吹气嘴)需对准型坯中心,避免偏斜导致局部过度拉伸,尤其对于异形制品,需设计多组吹气口保证均匀膨胀。
冷却与脱模
冷却时间占成型周期的 60%-80%,需保证制品完全冷却定型(触摸无粘感),否则脱模后易变形(如收缩、塌陷)。可通过增加模具冷却水道、提高冷却水流量(水温≤25℃)加速冷却。
脱模时需使用合适的脱模剂(食品级制品用无毒脱模剂),避免制品被划伤;对于深腔制品,可设计抽芯机构或吹气辅助脱模,防止脱模时变形。
四、设备维护与安全
设备检查
定期清理挤出机螺杆、模头(防止焦料堆积,导致制品出现黑点),检查加热圈、热电偶是否正常(确保温度精准)。
吹气系统(空压机、管道、阀门)需无漏气,压力稳定;合模机构的导向柱、滑块需定期润滑,保证合模精度。
安全操作
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接触高温模具或熔融塑料(防止烫伤)。
设备运行时禁止伸手进入模具区域,紧急情况立即按下急停按钮。
五、质量检测与调整
每批次抽样检测制品:外观(无气泡、划痕、飞边)、尺寸(直径、高度、壁厚)、性能(跌落测试、耐压测试、密封性 —— 如负压法检测是否漏气)。
若出现问题,针对性调整:如壁厚不均→调节模头间隙;制品变形→延长冷却时间;表面无光泽→降低模具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