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塑制品(如塑料瓶、桶、玩具、工业容器等,主要由聚乙烯 PE、聚丙烯 PP、聚氯乙烯 PVC 等材料经吹塑工艺制成)在生产、使用、储存及回收过程中存在诸多禁忌和注意事项,需结合其材质特性和应用场景规范操作,以确保安全、延长寿命并减少环境影响。以下从生产、使用、储存、回收四个维度详细说明:

一、生产过程中的禁忌与注意事项
吹塑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始于生产环节,需严格规避工艺缺陷和材料隐患:
原材料选择禁忌
禁止使用回收料(尤其是来源不明的废塑料)生产食品接触类吹塑制品(如饮料瓶、油桶),回收料可能含重金属、有害添加剂(如增塑剂),迁移到食品中危害健康;
不同材质不可随意混合使用(如 PE 与 PVC 混合会导致制品力学性能下降,易开裂),需根据产品用途选择合规牌号(如食品级 PE 需符合 GB 4806.7 标准)。
工艺参数控制禁忌
温度过高:吹塑时熔融温度超过材料熔点(如 PE 熔点 105-130℃),会导致材料分解产生有毒气体(如氯乙烯单体),同时制品易出现焦斑、脆化;
压力不稳:吹塑压力过大易导致制品壁厚不均、边角开裂;压力过小则无法成型或出现褶皱,影响密封性(如储液瓶漏液)。
模具与设备维护注意事项
模具需定期清洁,避免残留塑料杂质导致制品表面出现凹陷、气泡;
设备冷却系统需正常运行,冷却不足会导致制品定型不良、易变形(如塑料桶堆放后鼓胀)。
二、使用过程中的禁忌与注意事项
吹塑制品的使用安全与寿命取决于正确的操作方式,需根据材质特性规避风险:
温度耐受禁忌
PE/PET 制品:禁止接触高温(PE 耐高温≤60℃,PET≤70℃),如用 PE 瓶盛装沸水、将 PET 饮料瓶放入微波炉加热,会导致制品变形、释放有害物质;
PVC 制品:低温下易脆化(耐寒性差),冬季使用 PVC 塑料桶时避免剧烈撞击,以防开裂;高温下会释放氯化氢气体,不可用于盛放热食或靠近火源。
盛装物禁忌
食品级吹塑瓶(如矿泉水瓶、油桶)不可盛装非食品类物质(如农药、汽油),残留的化学物质会污染后续盛装的食品;
溶剂类液体(如酒精、丙酮)不可用 PE/PET 容器盛装,会溶解塑料导致制品渗漏(需用专用耐腐蚀材质如 HDPE 或 PP);
强酸强碱(如硫酸、氢氧化钠溶液)禁止用普通吹塑容器,需选择防腐蚀的改性塑料或玻璃钢容器。
力学性能使用禁忌
不可超载使用:如塑料桶额定容量为 20L,不可强行装入 25L 液体(会导致桶身膨胀、封口破裂);
避免尖锐物体撞击:吹塑制品抗冲击性有限(尤其是薄壁制品如饮料瓶),剧烈撞击会导致开裂(如儿童玩具不可用力摔砸);
禁止长期承重变形:如塑料托盘不可长期堆放超过承重的货物,会导致托盘永久变形、失去支撑能力。
三、储存与保养注意事项
合理储存可避免吹塑制品老化、变形,延长使用寿命:
环境条件禁忌
避免阳光直射:紫外线会加速塑料老化(如 PE 制品长期暴晒会变脆、开裂),储存时需放在阴凉通风处,或覆盖遮阳布;
远离热源与火源:如塑料桶不可靠近暖气、灶台,PVC 制品遇火会释放有毒气体,储存区域需配备防火设施;
控制湿度:潮湿环境会导致吹塑制品表面滋生霉菌(尤其内壁未清洁的容器),需保持储存环境干燥(相对湿度≤70%)。
堆放与摆放注意事项
堆叠高度适中:如塑料瓶堆叠不超过 5 层,大型塑料桶堆叠不超过 2 层,避免底层制品受压变形;
避免挤压变形:异形吹塑制品(如玩具、不规则容器)需单独存放,不可用重物挤压(以防形状改变无法复原);
带盖容器需松开盖子储存:如密封塑料桶长期盖紧,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可能导致盖子鼓开或容器变形,可稍松盖子保持内外气压平衡。
四、回收与环保注意事项
吹塑制品属于可回收塑料,但需正确分类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:
回收分类禁忌
不同材质不可混合回收(如 PE 瓶与 PVC 管混合会降低再生料纯度),需根据标识分类(瓶底三角形符号内数字:1 代表 PET,2 代表 HDPE,3 代表 PVC 等);
污染严重的制品(如盛装过农药、化学品的容器)不可混入普通可回收物,需按有害垃圾处理或专业机构处置。
回收处理注意事项
回收前需清洁:如食品瓶需冲洗残留液体,避免滋生细菌或污染其他回收物;
禁止私自焚烧:吹塑制品焚烧会产生二噁英(PVC 燃烧)、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,需交由正规回收企业处理;
重复使用限制:食品级吹塑瓶(如 PET 饮料瓶)建议一次性使用,重复使用易因清洗不彻底滋生细菌,且多次使用会导致材质老化释放有害物质。